close

大洋之下_封面.png

 大家好,我是弒白。今天要來介紹的桌遊是《大洋之下》,這是一款偏輕策的卡牌遊戲,藉由不同角色的能力打造出實力堅強的海洋王國,從棲地與蝠鱝中獲得資源,以此來構築combo取得寶藏。

 

遊戲性 : 僅用兩種卡牌來驅動遊戲

    在遊戲中只有兩種種類的卡牌,角色牌以及地點牌。角色牌可以令玩家在打出時使用卡牌上敘述的能力及資源,但需要注意資源(金幣/軍力)如果在該回合有額外沒有使用完畢的話,並不能保留到下一個回合中使用。地點牌,當你購買或征服地點後,需要將牌插入玩家版圖中做使用,在左側的地點層數(圓形圖示)則是提供給玩家的獎勵,不過,其中可能會出現沒有獎勵的地點層數,這時就只能透過探索地點(推進地層指定的格數)來繼續推進層數了。

    在遊戲的一開始每個玩家都會拿到一樣起始的6張角色牌,而所有的角色牌上方的能力可能會是以下六種,招募:花費主版圖上金幣的數量招募角色、征服or購買地點:花費軍力或金幣來取得地點、偵查:發現新地點、計分:收集一個使用完地點層數的地點、回收角色牌:將使用過的角色卡回收至手中,並且可能會搭配一些可使用的資源。而玩家每回合只要打出一張角色牌作為主要行動,就這樣而已,額外行動則是將蝠鱝翻轉或是推進地點層數來使用指示上的能力,且額外行動是可以不限次數的使用的。

大洋之下_蝠鱝.png

    而觸發遊戲結束的方式有三種,一個是當角色牌的牌庫全數被翻開,一個是地點牌的牌庫用盡,一個是當主版圖上的4個目標任務被某位玩家放上所有的蝠鱝,而當觸發後,會讓所有人進行最後一次的回合即結束。使的所有人的目標及遊戲策略都不相同可能要招募更多的角色,或是要計分幾次...等等,也令時局會隨時改變,可能就突然遊戲就要結束了,給予玩家在遊戲中有更多的掌控,以及考驗玩家在不同情況下的適應性。

  以上是就是對規則基本的概述,實際上是非常簡單的,就如它自身的描述 「淺顯規則;深度策略」 。雖然單純的敘述,沒有辦法完全讓你們體驗到整個遊戲的過程,不過在遊戲過程中你會藉由額外行動打出許多combo,幫助你完成任務或探索完地點來獲得更多的分數,我真的不得不說combo是這款遊戲很大的亮點

大洋之下_版圖.png

內容物有什麼 ! ?

    以一個卡牌遊戲來說《大洋之下》在配件上是很精緻的,4個雙層的玩家版圖,還有蝠鱝的模型,在上面有各式各樣的能力、資源可以供給玩家使用,和一個4折的主版圖,搭配著設計得很好的收納。而卡牌的部分,有角色牌以及地點牌,美術都做得非常用心,將想像中海洋的國度呈現在卡牌上,而且各種不同的符號,也都有用顏色做出區分,其中還有遊戲變體(規則)的國王牌可以選擇。

大洋之下_國王卡.png

總結 : 從雞蛋裡挑骨頭 ?

    如果硬要說它的缺點有什麼的話,我認為它在玩家互動上有所缺乏,整體的遊戲會像是一場馬拉松,在追逐著終點,但卻是一個人在跑步的樣子,需要顧及所有人的得分是很困難的,更何況在計分完的地點牌並不作為公開資訊讓大家知道,有時你認為自己作為領先者搶著觸發遊戲結束,說不定自己才是落後的人呢。

還有一點是遊戲時長,任意牌庫用盡會觸發遊戲結束,也就是說差不多次數的偵查地點或是招募角色都會加快遊戲的進程,反向來說在多人遊完的時候會削減平均的回合次數,讓玩家的遊戲體驗減少一點點,雖然理論上大家會為了爭取分數而降低該能力的使用,但似乎是難以避免的,而同時也讓遊是時長會都坐落在差不多45分鐘左右。

不過,這兩點不算是會影響它帶給玩家們的遊戲性,其實在遊玩時真的不需要太在意。

 

大洋之下_主版圖慨況.png

推薦與否 ! ?

總而言之《大洋之下》蠻符合我對於卡牌遊戲的期待的,用卡組建構讓每個玩家可以有不一樣的策略方向,去獲得地點牌,藉由打出主行動加上額外行動,讓遊戲以簡單的遊玩方式卻是十分的享受打出Combo的快感。我會推薦這款桌遊給所有的類型玩家,在僅用兩種不同的卡牌,和簡要的規則下,卻建構出很高的重開性,和多樣化的策略,其中這樣的機制是在桌遊中少見且獨特的,我個人也蠻喜歡它以海洋作為主題,蠻推薦給大家可以嘗試看看。

 

 

好的,以上就是這次《大洋之下》的介紹與推薦了。喜歡看這樣的文章可以關注我的部落格,想看到甚麼桌遊的介紹也可以在下方留言,我是弒白那我們就下一次見了喔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以上圖片取自網路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弒白 的頭像
    弒白

    弒白的娛樂空間

    弒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